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49万以上,福建省高校毕业生达26.6万,而现阶段,我国经济又面临下行压力,就业形势严峻。这种形势下,我系多措并举,整合资源,面向学生,努力提升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
我系于2014年9月就成立了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小组,由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团委书记、系教学秘书等组成,同时要求全系教师参与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指导小组多次召开全系教师专题会议讨论学生就业工作,研究就业工作,落实就业工作条件,探索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方法,建立目标责任制,分解任务,层层落实,有力地保障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就业指导
(一)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建立全程就业指导的工作思路。全程就业指导主要包括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创业技能指导、就业技能指导四个方面。我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就业教育内容和形式。三年级学生侧重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二年级学生侧重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的培养与提高;一年级学生重点进行社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重点加强专业教育,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设计。
1.把握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帮助新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进行初期专业教育。以专业为单位请各专业带头人以报告形式对新生进行主题教育,包括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专业培养目标、毕业去向、市场需求及毕业生就业状况。请往届成功毕业生为新生做经验交流会,讲述就业经历、成功职业者在校三年应做好哪些充分准备及如何使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等内容。
2.适时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如面临金融危机,如何选择就业岗位。通过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主动性,理性规划大学生活,加强学生社会素质教育,使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持续有序地进行日常就业指导工作,经常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对在校生进行就业专题教育;采取报告、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就业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请企业的相关人员,往届毕业生为学生做就业形势报告,使学生对就业的现状有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保证学生就业思想与当前就业形势相统一。
4.加强对2015届学生进行求职技巧的日常指导。组织拟写自荐材料并进行检查、评价、修改与评比;通过模拟招聘等系列活动加强求职技巧的培养;不定期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观摩、参与人才招聘,认清就业形势,体验求职。达到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的培养与提高。
5.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通过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设计大赛活动,积极宣传往届毕业生自主创业典范等形式激发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6.密切关注毕业生的思想动态。注重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毕业生要立足岗位、诚信就业、艰苦创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和就业,并及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和信息服务,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用讲座、报告会、咨询等多种形式,使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环境与形势,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如人才代理政策、就业协议签订要求;了解就业流程中推荐表、协议书的填写,以及与就业相关的各项手续办理程序。
7.毕业生中开展争做优秀毕业生活动,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毕业生,做好毕业生思想品德鉴定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确保毕业生文明安全离校。
(二)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1.在系里开设 "毕业生就业信息专栏",及时发布各类信息,让毕业生能及时地了解就业动态。
2.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保持与企业的密切关系,做好生产综合实习——顶岗实习——就业一条龙服务,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拟签订订单式培养单位,4-5家,力争新建3-5个就业实训基地,并签订合作协议书。
3. 组织好各种形式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小型招聘会。搜集相关就业招聘信息,及时通知毕业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
4.发动全系教职员工,利用他们在相关专业、行业的联系及影响力,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5.加强对毕业生择业的合理引导,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优化就业市场结构。鼓励毕业生通过亲朋好友的帮助和自主创业等形式实现就业;同时与团委密切合作,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发动与组织工作;鼓励大学生到偏远贫困地区工作。
6.完善企业资源库、就业实习基地库的“两库”建设。
7.积极组织就业服务人员利用假期或闲暇时间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质量和数量。有效为毕业提供满意的就业单位及就业岗位。
三、就业率
我系2015届毕业生共有137人,由于就业工作做得较好,培养的学生质量较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2015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37人,其中男生94人,占总人数的68.7%,女生43人,占总人数的31.3%。
年底就业率如下表:
专业名称
学生
总数
就业
人数
就业率%
签约
签约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50
49
98.00%
45
90.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
46
44
95.65%
38
82.6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41
100.00%
28
68.29%
合计
137
134
97.81%
111
81.02%
四、就业分析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我系细致认真地开展了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就业单位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追踪和数据分析,对我系毕业生的就业整体情况有了宏观的认识,为今后的就业工作开展积累了数据和经验。
(1)就业地域分布:我系毕业生的就业地域较为广泛,就业主要地域为福建省内,已就业的119人中,福建省内就业达107人,省外仅9 人,而福建省内就业情况来看,又以福州和厦门地区就业人数居多。
(2)就业单位性质:根据统计,我系2015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毕业生从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职业,又以从事软件开发和运维等技术岗位居多,就业吻合度超过70%,近10%的毕业生通过教师招考、“三支一扶”项目、公务员考试、选调生选拔等方式进入了公职单位。
(3)用人单位反馈情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和电话访谈的方式,有关企事业单位对我系首届毕业生进行了评价,通过整理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评价,评价结果主要有:
1、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做事有责任心、不推卸不逃避。
3、能主动学习,并快速高效掌握。
4、善于团队写作、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5、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通过评价结果来看,用人单位对我系人才培养还是比较满意的。